旗山奇2003年鄉親或網友來函照登

回旗山奇首頁


Subject:
給旗山奇柯站長:加油加油加油!!
Date:
Fri, 21 Feb 2003 00:57:57 +0800
From:
"ZACH" <zach5102.......com.tw>
To:
<panda@center.fjtc.edu.tw>

唐朝大詩人王維的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對於鄉土的關懷,是基於「人本主義」的觀點,是人性自然的流露。
近日我在「旗山奇」內也看了許多站長的自我介紹,也看到了一位
「苦命教師」不惜勞碌奔波、募款,為的就是把旗山地區即將瀕臨
斷絕消失的文化藝術、歷史古蹟作薪傳。詩經有云:「維桑與梓、必恭敬止」,
對於桑梓的恭敬,是源自於父母骨肉親情,在愛屋及烏的心理之下,
對於鄉土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乃至人文、建築、宗教、藝術、風俗習慣等…
* * *
旗山小火車站在鎮公所及相關單位的「維護」下,她的身上仍然佈滿了
修繕工程延宕的鷹架;屋頂上的遮雨棚似乎只是個幌子,逢雨必淹;
「旗山車站」的「站」字已經糊掉了;站前廣場擺了車子、攤子,地上
紙屑樹葉隨風飄零,表達了她的無奈與悽涼…全國百景票選與高雄車站
均榜上有名,但如今高雄車站風風光光的搬遷,還要變成博物館,旗山
車站被高雄車站的光芒蓋過,只能靠邊站…「你怎麼能不生氣呢?你還有
良心躲在角落做《沉默的大多數》?因為你不生氣、你忍耐、你退讓,
所以讓鎮公所把旗山車站搞得像個落魄的大雜院?今天,不要以為你只是
個學生,不夠資格管社會的事,如果你有種,有良心,現在就去告訴文化局、
告訴鎮公所、告訴鎮代表會,說你很生氣,你受夠了,一定要很大聲的說。」
---改編自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 * *
「碎瓦頹垣,昔日歌樓舞館也。荒榛斷梗,昔日瓊蕤玉樹也。鬼燐螢火,昔日金缸華燭也…」
樹有根,水有源,沒有根,必然枯死;沒有源,必然枯竭。由親而疏,由近而遠,所謂「親親
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旗山鎮民幾萬人,又有幾人識得「武術道德武德殿」?
站長大人,你希望連署保留旗山車站的活動,算我一份吧!雖然還沒有能力提供金錢
上的援助,但精神上的支持應該已經讓你夠振奮了吧!!我住在地靈人傑的霧峰,
在這個九十八平方公里大的土地上,也存在著許多古蹟與人文歷史:萊園十二勝景、
鐵砲碑、櫟社二十年題名碑,但在921後,塌的塌,垮的垮,縣政府辛苦維護古蹟只差
三天驗收,一時之間就變成一堆斷垣殘壁,只能從照片中緬懷古蹟的美麗…
太平的吳家花園,粉牆、瓷窗、石橋、亭臺,面積超過萊園兩倍多,但在怪手的摧殘下,
黃土遍地,黃沙漫天,一代繁華終成夢幻泡影…
古蹟勘察前輩,林衡道教授說道:「在怪手、推土機威脅下,台灣古蹟猶如明日黃花」
你對於鄉土的關心、文化的熱愛,在如今功利主義囂張的亂流中,已算是一股清流,
一股平靜的清流…
同時,你也是一名老師,曾有人這麼描繪老師的偉大:「蠟燭的火焰是平凡的,太陽的
光芒是輝煌的;人民教師,兼有蠟燭的平凡和太陽的輝煌」然而,蠟燭不是要燒才有用嗎?
老師如果只是每月坐領乾薪,那麼還配享有如此崇高的稱譽嗎?
老師若喪失了昔日的使命感,那麼作為一個「老師」,又和賣菜賣肉的小販有什麼差別呢?
* * *
最後一點我想也是值得一提的。當我們在捍衛目前生活的這片土地時,或許已遺忘了老家那間
紅瓦紅磚的三合院、那一條條在還牽在藤架上的大絲瓜…這時何不回頭問問自己:到底我們瞭解
當初自己出生的那片土地嗎?王維在《雜詩》裡已點得相當明確了…
最後祝:
健 康 快 樂
站長保衛尚未成功
台灣民眾仍需努力
僑光企管系三年級 曾志文
九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


站長
You are so great,
最近為了旗山及糖廠資料,看到你設之網站,雖然不認識您,但就覺得應向您表示敬佩之意,我住在北台灣,一位醫療工作者,我深深熱愛這塊土地及生活在土地上的住民,我們常在偏遠地區及弱勢族群義診,有空可上我們貼之照片--奇摩--我的相片---搜尋打''芸生會''----

最近在您的網站--看到-尊懷文教基金會-,並向''怡芬''問些問題,她真的很好,如果世界上的人都這麼好,那該多好,也許您認識她,謝我帶她表示深深感謝,最後再次表達深深敬佩,有心努力,深愛鄉土不會寂寞的.
You are really so great


Best Regards

許中華

回旗山奇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