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卿高雄縣旗山鎮人。從事藝術工作將屆30載。千禧年的創作展準備將1997年以來的心血呈現出來,計有油彩、粉彩、水彩、複合媒材、陶藝及木雕等平面與立體的作品。
平面的創作有具象與非具象之別。
具象的作品尤其水彩,林慧卿將他生活的旗美地區藉著鄉情如實地紀錄下來,現代化的台灣社會尚能看到這般鄉土風味的景觀,實在令人陶醉嚮往。據畫家言這些景象有些已不復存在,永遠消失,但在牠的內心中卻是永恆的記憶。
立體的陶藝與木雕是繪畫之餘的理念表現。林慧卿的陶藝重在捏陶的諧趣,不上釉而以彩繪形式展現銅塑的感覺。木雕則屬於造型性的傳達,沒有齊全的雕刻設備,一刀一斧倍覺辛苦,但作品完成他又樂在其中。
文:邱玉霜
林慧卿1953年生,高雄縣旗山鎮人。
千禧年至,諸多的藝術工作者皆想在這個特別的年度裡發表作品,林慧卿不例外地亦將多年來的成績傾巢而去。縱觀展出的內容,著實令人目不暇給,各種媒材的創作似乎在告訴觀賞者一他是個多角度藝術思考的工作者。不忌諱人們對展覽單純形式與明確的主題表現,堅持提出藝術即生活即工作的理念。
具象寫生與非具象的作品,是林慧卿此次展出的兩大分類,也是引起爭議的焦點,不同形式的作品同時出現在一個展覽空間,令人不能一眼認出作者的格調,是否會造成混淆、模糊的不明現象?其實仔細鑑賞還是有創作者個人的特質,就看觀賞者的眼力如何。
林慧卿的水彩作品此次展出近十幅,皆以他故鄉旗美地區的景觀為題材。鄉土的風物寫生近年來似乎有退燒的現象,本土化的呼聲已成遺響,也或許台灣鄉土的特色正逐漸在消失中之故,水彩畫家們的鄉土寫生亦與時而失。林慧卿不忍故鄉的景物被人們遺忘,將他多年來的寫生作品重新整理面世,以不透明技法將古建築物的歲月滄桑感描繪出來,從畫面上可以感受到作者對這些古蹟的珍惜情懷,何況有些古蹟不是已遭拆除就是被焚毀。面對時空的轉換,情境的變異,畫家只好將內心中喟嘆,轉移到畫筆下,這些水彩作品得以重見天日,就是基於這般的心理。
如果將林慧卿歸納於鄉土水彩寫生畫家好像又不是那麼一回事。油性粉彩也是他日常創作的素材,粉彩作品可以看出他對色彩的主張,依畫面的需要經營出適當的色調,理性思量的成分似乎較情感的抒發為強,華麗而溫馨是粉彩作品予人的印象。
而非具象作品實驗的意味較濃厚,由傳統進入繪事,多年的浸淫,要跳脫既往的模式,林慧卿需不斷地嘗試,97年高縣文化中心他已先行展出若干此類作品,千禧年的創作展再繼續97年的探討,只是再加入情感的傳達,不只是畫面上節奏與強度的摸索而已。
林慧卿認為自己並不是什麼思想家,他的作品並不想提出什麼特別的議題,只要跟生活有關的事物,不拘媒材均可運用,也因此他的展覽沒有統一的形式與一定的風格,在過去他會惑於人們的評議,而現在他已經清楚且能掌握自己的創作思緒。
除了平面的創作,也有立體的作品一陶藝及木雕。與平面創作相同的理念,立體作品亦是唾手可得的材料加以捏雕。陶藝作品重在造形性,沒有釉彩,卻在素燒後予以彩繪,試圖呈現銅雕的感覺。木雕也是他以簡易的手工具敲打出來的,依材料的特質,做適切的表達,也因場地的展示環境使他能做如此的安排一立體與平面同步展現。
參與藝術工作如許年,林慧卿雖未有亮麗的成績,但他認為是自己的選擇,無可悔恨,近年來心境更臻自在,無所不作,多元的創作不是技巧的賣弄,或時代潮流的追逐,反倒是對藝術多元化的認同與尊重。只要對藝術精神有深切的認知與掌握,創作時即能做出適當貼切的選擇與表演,林慧卿如是認為與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