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教學鱗爪】【回作者首頁】【回旗山奇首頁

認清自己、暸解環境、建立正確的職業觀念

  
  假如把別人對我們的評估印象,當作一面鏡子的話,我想應該可以立即照出自己的優缺點。各位同學請看下面一份本校七十六學年度應屆畢業生就業雇主訪問調查統計報告:

  由這份統計表,我們不難發現大部份的廠商對本校就業生的觀點,欣慰的是他們認為本校畢業生基本知能不賴,可塑性高,態度謙和(然而說生活教育良好嗎?各位同學在校期間都一直最會亂丟紙屑,製造髒亂,所以老師實在不敢毫無保留地予以肯定,也許各位同學一畢業就馬上兌現「明日旗農以我為榮」的誓言,發揮高度的榮譽感,瞬間變成「生活教育良好」,這也說不定,願蒼天保祐!)。
  優點、好印象固然賜給我們極大的信心以面對未來,然而不知缺點或者隱瞞缺失,我們就不再有勇氣來突破自我變成故步自封。那我們的缺點在那裡呢?(一)正確的職業觀念未能建立;(二)良好的職業道德未能實踐。這是造成今天本校畢業生對於生產線的工作不適應,(因為缺乏耐性)以致流動率特別大的主要原因。坦白說,各位畢業後就業絕對沒有問題,如何適業才是大學問,當然談適業就會牽扯到如何擇業?然而不管擇業或適業,首先我們都要先認識自己,同時還要認清環境,最後我們才能建立起正確的職業觀念,同時也實踐良好的職業道德。因此今天老師願意提出幾個問題來與各位同學討論,希望在您即將投入就業市場時有所幫助。
(一)畢業前與畢業後的您有何不同?

  1. 認清身分:學生在校時目標是學習,以修養品行、勤求知識、充實技能為主;學校在愛的教育與有教無類的原則下,對學生行為的錯誤偏失,尚能予以諒解;一旦就業,即為社會青年,此時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是以應謹言慎行,以免因錯誤而遺憾終生。
  2. 認清競爭對象:在校時,學生競爭的是成績,對象為同班同學或同年級同學;而一旦投入就業市場後,其競爭的對象為來自各方的才俊,舉凡學術、經驗及工作能力均在競爭之列,心理壓力無形增加;唯有面對現實,接受挑戰,並以終身學習為職志,才能獲致事業的成功。
  3. 認清理論與實際的距離:學校課本中所教授者較偏重於原理原則,對錯之間,截然判明;而社會上的事事物物,包括許多層面,常無絕對的答案;一般畢業同學就業後,常感無所適從,甚至手足失措。而解決之道,在於調整自己的觀念,放寬胸懷,包容小異。
  4. 認清企業並非福利事業:企業目標為營利,企業手段是競爭,故老闆一向非常重視員工的能力與責任感,對能力強而有責任感的給予高薪;反之,難給予升遷的機會,甚至對能力差而無法勝任工作者則予以資遣,而不予以救濟,因此要保有職業就必須敬業,要發展職業,就必須不斷充實自己,貢獻自己的智慧。

(二)正確的職業觀念是什麼?

  1. 個人應不應該工作?學農的人大致會了解,植物界有一種「共生」的現象,好比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與豆根共生,產生一粒粒的根瘤,根瘤愈多,豆科植物就長得愈好,拿大豆來說,它的產量就愈高,而根瘤菌也就高高興興、快快樂樂生活在大豆的根部,各位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因為根瘤菌貢獻了他的固氮能力,使大豆獲得了豐富的養分,我把這種「共生」的現象稱為「互惠互助」;另外也有一種現象叫做「寄生」,譬如根瘤線蟲,它一寄生在作物的根部,同樣也會產生根瘤,但根瘤的外形卻是彎曲而不規則的,奇形怪狀的都有,寄生線蟲不斷汲取植物體的養分,導致作物生病死亡,我把這種「寄生」的現象稱作「只取不予」。我們要的是「共生」,而非「寄生」,整個社會就好比是一棵有機的植物體,它的繁榮旺盛,全賴每個有為的青年投入工作的行列,貢獻智慧,肯定工作的價值。
  2. 個人是否都有能力去工作?最近老師接到一份貴重的禮物,那是來自於「口足畫會有限公司」的月曆和賀卡,當我打開一看,張耀德、謝坤山等人正努力地用他們的口、用他們的腳繪出那一幅幅精美的風景圖畫時,怎不叫人激動不已,因為那是殘而不廢者所放射出來的人性光輝!於是趕緊到郵局劃撥260元,聊表敬意於萬一。俗語說:「天生我才必有用」、「一枝草一點露」,各位!能力是培養出來的,健全而幸福的你,誰敢說你沒有工作的能力?
  3. 如何去工作?有價值的人生倘若以「賺錢」為工作的單一價值取向那絕不是正確的,雖然正當的職業換來應有的報酬也是天經地義的事,然而若再能把工作與快樂結合在一起,生活不更顯得有意義,人生不更有價值嗎?曾經看過報導:有一位廿三歲的大學畢業生在某家公司當主管,卻每天鬱鬱寡歡,長吁短嘆,自覺是大材小用,結果老闆認為小廟容不下大和尚,把他給攆走了;另有一位六十幾歲的老職員,他兢兢業業,樂在其中,公司上上下下禮敬有加。我在想二位工作者的工作態度為何如此大異其趣呢?那不是職業觀念的影響嗎?
  4. 職業有無貴賤?最近在電視上看到一齣外國片的週末影集,標題是:「我的這一班」,這一班都是天才班,其中有一位天才幻夢想著,幾年後他是一位「環保工程師」,什麼是環保工程師呢?說穿了那就是清潔工、清道夫。在先進的國家裡,職業貴賤的觀念幾乎是不存在的,我們要的是工作性質的正當與否?正當的工作才叫做「職業」,而職業那有貴賤之分?坦白說:台灣目前最需要的就是大量的「環保工程師」,他們的貢獻才是最偉大的。

(三)職業道德知多少?
  現代社會結構趨於分化,分工細密、職業專精,以致難於控制每一種職業的道德標準,尤其在實踐方面,無法做有效的監督,然而整個社會對於職業人所要求遵循的一些理法規範依然清晰可見。因為人類之異於其他動物者,乃在人類具有道德感、使命感,能夠辨別發生行為的是非善惡、譬如誠實、信用、勤勞、節儉,沒有人不承認那是一種美德吧!然而,目前的台灣社會,違反職業道德的實例,卻俯拾即是,讓我們一起來檢視。

  1. 建屋水管工的不按牌理出牌。有位營造商的水管工在房屋起造時埋設水管,明知某處水管被一支大鐵釘穿鑿了,他卻若無其事地掩飾了過去,等房屋蓋好,房屋主人搬進住了,送水,整棟房子不停地滲漏,害慘了房子的承購人。
  2. 室內配線工的本末倒置。也許你會發現在屋子裡頭,有一些燈光的位置跟它的開關位置有前後倒置的現象,說危險不會有,不方便倒是令人難過,這是配線工馬馬虎虎、無所謂的心理所造成,工作品質太差,換句話說,沒有敬業的精神。
  3. 農人用藥過量的殘留毒。假使農人為了使蔬果賣得好價錢,不在安全的用藥期限採收,然後賣到菜市場,您想這種毒害不就嫁禍到消費者的身上了嗎?
  4. 燃燒廢五金產生戴奧辛。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最近報上又提到廢五金業者與環保人員鬥法,聲東又擊西,誠然不知這批非法業者的良心泯滅到那裡去了?

  其他像餿水油的暗渡陳倉,工業污染的日趨嚴重,我想政府唯有將這批唯利是圖的業者有效的繩之以法,庶幾能拯救我們的生存空間。
  一般說來,青年人普遍具有理想、充滿抱負,那麼重整職業道德,保護環境不再污染,就應該是「捨我其誰」。
(四)如何做好「就業調適」?
  我想有了正確的職業觀念,並且積極培養出良好的職業道德之後,對於就業後的調適應該就不成問題了,不過年青人偶而都會犯上一點好高騖遠、心浮氣躁的毛病,那麼下列五點認知不妨請您牢記在心。

  1. 不要急功近利,避免弄巧成拙。所謂一步錯,滿盤輸。現在的工作者已有「勞基法」的福利保障,那麼情緒低潮時,請先問問自己:我能為公司雇主奉獻多少力量,公司雇主應給我多少待遇,而不是單向的要求,否則升遷不成,一年換二十四個頭家便有您的份。
  2. 嚴守工廠紀律,追求自我成長。最近老師常到本校「職前教育」的實習工廠訪視同學,他們實在表現良好,工廠是禁止抽煙的,一些老煙槍都能主動戒煙,甘之若飴,見老師來了,談笑自若,一點兒也沒有不適應的感覺,我在想,他們提早了「職業試探」,正在追求自我成長
  3. 發揮團隊精神。回顧第廿八屆國際技能競賽,中華民國大獲全勝,技高一籌,達國際標準,然而環顧整個台灣的企業界,人人想當老闆,因此產品總無法在國際市場上與友邦相抗衡,這是甚麼原因呢?放眼日本,他們的企業員工就鮮有「跳槽」的情事發生,因此老師不禁要提出二點跟同學共勉:(1)個人應將擁有的技能投入工作中。(2)個人的技能應重視其延續性,而不必為個人的專利。
  4. 吸取企業的理念。
    (1)上班族的規則:規則一,老闆永遠是對的。規則二,假如老闆是錯誤的話,請看規則一。
    (2)服務員的守則:服務第一,顧客至上。因此:1.對監督人員應尊重服從,及接受建設性的批評。2.嘗試採用新的工作方法,修正自己的工作態度。
  5. 做好人際關係,注重生活安排。自我與群體是一種相互依存關係,自我的實現唯有在群體的和諧生活中才能落實。富蘭克林說:要別人喜愛你,你必先喜愛人,那麼這樣也會使自己更可愛。另外應在工作之餘妥善地來安排正當的休閒活動,不斷地自我學習,以隨時保持高昂的工作士氣,則公司需要您,老闆器重您,您便成為一位快樂的職業人,最後預祝各位就業順利,鵬程萬里!

*本文刊載在旗山農工「心橋心語」87.4 .3卷3期及89.6「心橋文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