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中宜作品欣賞
旗山憶往
【簡序】
古稱「蕃薯寮」由於境內擁有一座「形態似古代戰旗飄揚的高山」蕭立東面,日治時代地方官員雅士合議就將山定名旗尾山,地名予以改名「旗山」,地理位置在屏東平原東北角尾端,發源於玉山南台灣母河楠梓(雅)仙溪穿越萬山,奔騰至此貫穿其中央,水流經中央山脈餘脈旗尾山正面的阻擋,在旗尾山下產生一個大深水窟(葫蘆湖),經這一緩衝,進入屏東平原後,湍急河水已逐漸平緩;溪畔山谷地土地肥沃,適合各種農作物生長。
古代未開發前因三面環山,一面是曲折惡水環繞,只能以『溪流縱橫,旗鼓雄峙,山川秀麗』來形容這塊土地。在古代未開發時,雖然擁有豊沛溪水,除南方河床、河邊有馬卡其道族在水源充足地帶建立了大傑巔社外,大部份土地是旱地,而早期居甲仙之布農族則經常出草到旗山口隘附近,因此現鎮區變成山地、平地先民生活衝突緩衝地帶。旗山鎮沿山狹長平地就如清朝時大清【台灣誌】稱:台灣為化外之地,荒蕪之區,林木遮天,荊莿丈餘,麋鹿成群(它曾是麋鹿的家園)。
明朝亡國後,明將鄭成功進入台灣,趕走盤踞統治台灣的荷蘭人,建立明鄭王朝,奉明正朔;在台南設承天府,旗山劃為萬年縣轄,但明鄭從未進入開發,也未留下字句史料。明鄭降清後,清朝將台灣收入大清國版圖,設一府三縣,旗山初歸鳳山縣港西里轄,於雍正九年西元一七三一年改歸台灣縣轄羅漢外門庄,至嘉慶十二年【續修台灣縣志】留下兩首不同時期【記賦】如此描述旗山鎮早期環境景觀:
旗尾秋蒐(未開發時的旗山)
秋登社社報年豊,閒向平原纘武功,兔窟草枯飛踏箐,鹿場風勁硬開弓,煙清紫塞關臨北,旂卷青山尾轉東。獵罷歸來回首望,蒼茫一片暮雲空。
經旗尾山(已開發時的旗山)
層藍疊翠峙村西,旗尾排風落影齊。天遺好山標兩邑,地隨流水隔長溪。彌濃莊近籠煙迥,傀儡峰高障霧低。空闊迷濛東港口,年來潮信息鯨鯢。
由以上兩首【記賦】很明顯描繪出早期旗山鎮大部份土地是麋鹿的家園,府城武官兵并秋高氣爽時,趁著秋風起草枯鹿、兔現,台南府城官員即到旗山這塊土地上打獵。而第二首則描繪出旗山川田莊之美,現在的旗山有一段時間溪西為台灣縣、溪東則屬鳳山縣,因此跨兩邑。留【記賦】的人經過旗山時看的是層層疊疊翠山,遠看大武山高障但霧低,近處彌濃莊黃昏民舍做飯燒火冒煙迥嬈天際,豊沛的楠梓仙溪水流穿越大地奔騰流出東港,有山有水又點綴著民舍當然是一大美景。
旗山鎮清朝時期由流民(大陸偷渡客)居所,演變成冒險家、商人樂園,至日治時代配合先民開發週邊九個鄉鎮,設署撫墾,興水利,由月眉引楠梓仙溪水源築大圳灌溉整個大旗山,先設糖廠種植甘蔗,後試種植高經濟農作物香蔗;使日治時代至民國五十年代全台人民生活尚處貧窮之際,旗山鎮獨拜適合種植青色寶玉(香蕉)之賜,大大改善居民生活,成為南台灣山城最風華時代,居民蓋出五大條通西洋式樓房群,中山路上行人是摩肩擦掌,十八家風花雪月場所是夜夜笙歌,寬廣的高雄客運旗山車站漢、原住民,三教九流聚集一堂,往六龜、美濃、甲仙、內門、木柵、溝坪、台南、里港、屏東、高雄八個上車站口,十至廿鐘就載滿一車車他鄉過客來來去去,台糖五分火車更須每班次得掛三、四節車箱來回奔馳著旗山、九曲堂疏散旅客。
五十年代登上日治所建神社殘留下來百多級原石舖成階梯,旁有綠蔭遮天,到鼓山上;在炎炎夏日倘佯於鼓山頂寬闊平台森林,在攬仁、鳳凰、樟、古老相思樹下,聽蟬鳴、鳥叫,北看月光山,面對巍峨旗尾山,南望屏東平原,俯瞰旗盤式的古街;享受充滿大量芬多精的山風,由玉山沿楠梓仙溪徐徐吹來,那種美景意境至今真是令人難忘,如今鼓山自然景觀毀了,風水變色,取而代之是一棟不搭調的建築,也把一面美麗的大鼓森林變成水泥叢林,現在只有在夢中去回憶那舊時壯麗可愛的山城。
【歷史沿革】
中國隋朝時
【清誌】台灣原是由一群居於海中而不嗜海洋活動之南島語系人居住者,幾千年來過者非常原始的生活,一直到中國明朝末年因明皇朝腐敗,日本國內也發生各藩南北爭戰時代,兩國人民民不聊生。中國福建沿海居民有些淪為海盜,並勾結日本浪人而橫行台灣海峽,明朝大將俞大猷、戚繼光圍剿,始侵入台灣,定居活動範圍只限於現在的基隆、北港一帶,是台灣有他人種之開始;明言之,台灣開始有漢人及倭奴人。
※而當時的台灣平埔族人仍以獨立式小部落形式活動於整個西海岸平原,原住民則以部落頭目形式活動於整個山地、東海岸。。
※【旗山大事記】:新光里老虎坑考古遺址,發現二千年前紅陶、橄欖石斧人類器具出土,屬蔦松(高雄)文化一支。
明朝時永樂年間
【明史】:太監王三保(與鄭和不同人)奉旨下南洋遇風漂至台灣,由台南鹿耳門附近登陸,因平埔族人反抗,打敗平埔族人(應屬居路竹、茄定大傑巔社人),大傑巔社人逃往田寮、內門、旗山溪洲(頂社),再建大傑巔社。
※由文獻會已出版古誌記述:高雄縣、市沿海在明鄭以前只有出現過位於路竹、茄定、湖內(大傑巔社)、崗山(阿公店社)、等社人及高雄市打狗社人,大傑巔社人因明朝王三保攻擊:史載敘述往田寮、內門、旗山溪洲遷移,打狗社人則被海盜林大乾攻擊往大樹、燕巢遷移,最後失去記述,應是被同化,現甲仙小林尚有平埔族,依人類適宜遷移通行路線,應是台南新化、南化、玉井的西拉雅族之一支,高屏地區平埔族日治將之歸類馬卡其道族,人類學家將之歸類西拉雅族之一支。旗山大傑巔社是自二千年即有(新光里老虎坑考古遺址印証)或如所述情形明永樂年間才遷入,是個謎。
明祟禎13年1640
荷蘭統計台灣漢人約三五00人,原住民人口十萬人以上。以居住台南附近為主。屏東山地人口,史上並無正確記載,但荷據已提到屏東平原有力力、茄藤、放索、阿猴、上淡水、下淡水、塔樓、武洛共八個平埔社,人口五三五六人。
※沒有大傑巔社記錄(活躍於高雄縣山區大傑巔社人,可能生存於封閉淺山區,未被荷蘭人、漢人發現)。
清順治07年1650
台灣台南週邊四大平埔族受荷蘭傅教士影響五九00人信基督教。
荷據末期統計:台灣西部平原平埔族約有四、五萬人,漢人約貳萬伍仟人教化地區,以新港、麻豆、蕭瓏、目加溜灣、大木降、灣裹、阿公店等社。
清康熙24年1685
《台灣府志》將旗尾山之列入台陽八景之一(?)。
清康熙25年1686
粵人(明鄭舊部)先在台南府城邊(今歸仁、閞廟)種菜,後遷下淡水大烏山側開墾。
※撰錄者推斷大烏山側在杉林鄉是以目前地理環境來註解,因為杉林鄉目前是楠梓仙溪畔唯一閩、粵合聚鄉鎮,如果依當年開發道路交通來比對,應該以內門外埔或東埔地區較適當(大烏山就在目前內門東北方,而杉林鄉西面山,古時山名叫東方木);但現代有人說杉林鄉粵人是美濃人越過月光山進入開墾後代。
清康熙35年1696
施琅死,粵人才正式大量移民,屏東以萬丹濫濫莊為據點,往內山推進。汀州人郭源興遷內門蕃仔路(現觀亭村)開墾,由原鄉迎來一尊「觀世音菩薩」,為內門鄉紫竹寺「觀世音菩薩」之由來。
清康熙42年1703
汀州人進入內門開墾,每被土番鏢殺,或放火燒死,割去頭顱,官弁詰捕,即旋往相近者木岡(南化)、武洛(里港)、大澤機(里港)、內優(美濃)等社隱匿,緝治困難。
※ 當年清廷對平埔族仍歸類「土番」,而可見當年南化木柵、里港武洛、大澤機、美濃平埔族是同一族群,故會幫忙掩護。
清康熙60年1721
【鳳山縣誌】四月十九日內門出身之朱一貴結合檳榔林(內埔)粵人杜君英起義反清,合攻台南府城,總兵歐陽凱令游擊周應龍帶兵四百及目加溜灣、蕭瓏、新港、麻豆四社土番隨往,駐兵楠梓坑,周應龍下令,殺義軍有賞,土番沿途燒殺,鳳山縣民群起反抗清官、兵退至澎湖,朱、杜爭權破裂,五月中旬閩、粵併殺,杜率部走北港溪。逃回屏東粵人組合六堆義軍擁清阻朱部下屏東,陳兵下淡水溪,十九日大戰於下淡水溪赤山,新園側,朱部兵敗渡河死傷無數,粵東汀洲人鍾沐純率義軍一五00人駐塔樓。福建水師提督施世榜主帥、南澳總兵畬族人藍廷珍為偏師,出兵平台灣。亂平,藍氐回漳州召族人入台,在里港建玉田庄。
朱一貴之亂,清軍對阿猴林、羅漢門(流民居所)焚山烈澤,寮棚燬盡。
番界築土牆,高五、六尺,深挖濠塹,永為定界。
吳觀察記:「客庄居民、從無眷屬」。
施世榜平台出兵時計劃由打狗港進入,施世榜與藍氏會商時藍稱:打狗港淺灘,只有舢板、小舟可入,登岸旱田百餘里,夾道蔗林,台民以種蔗維生,故攻台仍由鹿耳門。
清康熙61年1722
二月廿三日北京斬朱一貴、杜君英。
四月下淡水林亨稱合心王。(朱一貴餘眾,旋被消滅)
鳳山縣以粵人助平亂有功,為粵人在內埔建義民廟,名忠義亭。
【臺海使搓錄】:塔樓社外大武崙、內卓佳莊、武洛社外大澤溪口俱立番界之石為界。
※由此可見,里港以東、以北(包括現在旗山、美濃,大傑巔社仍未漢化)仍屬番界。
清雍正02年1724
羅漢內、外門尚係大傑巔社地,至乾隆廿七年始因防甲仙(東阿里關)生番出草,召大傑巔社人為隘丁百人到六張犁隘口駐守。
※里港已有漢人,而羅漢外門仍是大傑巔社地;住內門大傑巔社人家眷是否因漢人入墾擠壓,大部份也隨之遷往,但依現人考証,內門現仍留有多座平埔族公廨及許多特殊姓氏,內門大傑巔社人就地漢化應該不少。而據日治鳥居龍藏著:【探險台灣】描繪古時山地布農族曾在旗山出草(割取人頭),因此旗山目前市區以北應仍屬荒野。
【台灣府誌】:內門民莊三,外、中、內埔,民莊約一百餘口,內埔汛兵五十名分防,旗山為大傑巔社,有民居,曰「施里(平埔語曰祭)莊」、「北勢莊」。
※此時羅漢內、外門尚歸鳳山縣管轄,縣城官員如何至施里庄,是經割蘭坡嶺(現嶺口)、越三角堀山、社尾(現溪州),或由里港。
※黃叔璥【台海使槎錄】:外門居民施里莊。
清雍正09年1731
內門設台灣分縣置縣承,兼轄旗山,旗山稱施里庄(內門分縣衙即今觀亭內門警察分駐所地)。
台灣府誌:大傑巔社(熟番)在羅漢門,原屬鳳山縣港西里,改歸台灣縣羅漢門庄。
舊制台灣縣至內門、旗山交界越崎嶺,嶺東(現旗山)為鳳山縣。
清雍正10年1732
【鳳山縣誌】吳福生亂,粵民助清,組民軍駐守龍肚嶇(美濃)、篤佳(里港)、武洛(里港)、羅漢門(旗山、內門)。
清雍正12年1734
【台灣府誌】:羅漢門庄,有蕃薯寮街,原屬鳳山縣,改歸台灣縣。大傑巔社與蕃薯寮街相鄰,設有社學,巡道張嗣昌建,置社師乙名,教番童(平埔族人)。
清乾隆01年1736
蔡、鄭氏入墾旗山。
※ 應第一批大量漢人長住入墾旗山,而以前漢人進入旗山應是零星而且是流動性,以物易物商人為主。
※而里港於清康熙50年1711初即有零星楊、王兩姓漢人入墾。比旗山早廿六年有漢人開墾,因此旗山應該是台南府城經內門入墾或由里港越溪進入開墾兩條路線。
清乾隆07年1742
清【鳳山縣誌】有旗尾庄名。
劉良壁著【重修台灣府志】:雍正三年台灣縣大傑巔社(羅漢門)年徵餉銀一百九十兩五錢一分二釐(每丁徵餉銀二錢),丁指男性,換算大傑巔社男性人口有近千人,台灣縣全部漢人男口才八千五百七十人。
清乾隆29年1764
【鳳山縣誌】蘭坡嶺、深水山、橫山為阿里港往郡大道,石壁寮山為阿里港往郡小路。
重修【鳳山縣誌】載:寨仔腳山(旗尾山後)生番出沒,設隘寮派塔樓社(里港)人為隘丁駐守,生番歛跡。
阿猴林位於現大樹、燕巢、嶺口之間為賊巢,官方在觀音山設千總一人,目兵七十三人,大樹土地公崎為匪出沒總路設目兵五人,蘭坡嶺(現嶺口),山林叢茂,賊匪出沒之區,設目兵十人。曰防汛。
清乾隆51年1786
【鳳山縣誌】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廿七日林爽文反清,南路莊大田(占藉諸羅縣,父死遷鳳山篤加港,篤加港有人說在林邊竹林村,但乾隆七年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圖,篤加社在里港塔樓社北,【鳳山釆訪冊兵事篇】:篤加港距番仔寮數里許,與下淡水左右之三腳寮、氣阬、姑婆寮【以上大樹鄉境內】、三角窟【旗山嶺口】皆賊巢)結盟廿餘人,數日召千人,十二月十三日暨五十二年三月八日兩次攻、燒毀左營鳳山縣城,中間二月十七日曾退回番仔寮一次,義軍曾在楠梓逗留過。粵庄海東書院掌教舉人曾中立募粵民六堆義軍協助清軍平亂。
五十二年二月十二日參將瑚圖里領南路福寧兵六百人赴下淡水會合下淡水都司邵振綱往番仔寮勦滅莊大田。莊大田五十三年三月逃到瑯礄被殺。
清嘉慶12年1807
【台灣縣誌】:地圖標示出旗山鎮已有下溪州、溪州庄、大傑巔社(內文並記載:大傑巔人,人口一百廿丁,移往隘口社)、蕃薯寮庄、檨仔腳、北勢庄、旗尾庄等村落。羅漢外門設外門口汛,設外委(民兵統領,階級如同清兵千總)一員,帶兵三十九名,嘮碡坑塘,兵十名。(嘮碡,平埔族語:野豬出沒地方或豬寮)
清嘉慶15年1810
【台灣縣誌】羅漢門巡檢移蕃薯寮(旗山)。一八八四年再遷澎湖。
※里港於清乾隆26年1761知縣王瑛奏請由萬丹移鳳山分縣置縣丞至里港(縣丞比縣令低一階,但擁有地方全部行政權,巡檢為武職,只專責治安維護)。
◎ 節錄人補充蕃薯寮地名父老解釋由來:旗山清朝、日治為旗山地區平地六鄉鎮中心點,而六鄉鎮古時候以出產農作物以蕃薯佔大宗,蕃薯為養豬之主食,市場需要量非常大,因此當年旗山成市街,市街交易除流動商人以受物易物,一般五金、布匹、雜貨外,以收購、販賣蕃薯佔大宗,商人建寮棚收購青的蕃薯,在寮前馬路、廣場上晒乾,貯存待價而沽或運往鳳山縣城、台南府城販賣,旗山才由平埔族地名施里庄改為蕃薯寮,五十年代仍目睹旗山鎮中山路上還有很多商家利用大馬路晒蕃薯景象。
◎ 民國五十九年節錄人曾任職台東,察知,台東的富商,最早遷居台東,許多也以向原住民收購蕃薯,晒乾運回西部販賣致富。
清嘉慶19年1814
旗山建天后宮,於道光四年落成,正殿「坤德配天」係道光二年匾額,另一說建予清嘉慶廿一年,為五尺八寸軟身媽祖,。
據父老傳言:乾隆年間,閩、客械鬥,美濃客家人圍攻里港,撤退時並將里港媽祖廟一尊媽祖金身(二媽)欲抬回美濃,但到手巾寮附近路上即碰上由旗山來救里港的義民,因此放下媽祖及神轎而逃,旗山人向媽祖請示要住旗山或送回里港,媽祖回應要住旗山,遂由旗山人迎回供奉,成為旗山【媽祖】或【二媽】,則有待考証,民國五十幾年間,旗山天后宮仍曾到里港合香一次。
※里港媽祖廟:【雙慈宮沿革史】草創於雍正八年(西元1730)【鳳山縣誌廟宇篇】建廟於清乾隆四十七年(西元1782),建廟時共塑三尊金身,並以大媽(鎮殿媽)、二媽(民眾祈求鎮宅安家請供)、三媽(後坐鎮鐵店村慈龍宮)稱呼。另一民間傳說:當年取自荖濃溪一材高等流木,由唐山師父彫塑成三尊媽祖神像,第二尊媽祖,經旗山人懇求,送給旗山做新建媽祖廟鎮殿媽。
清道光14年1835
【治台必告錄】:鳳山縣所轄旗尾、月眉、瀰濃之港西上里劃歸台灣縣羅漢門巡檢管轄(第二次分轄)。
清光緒09年1883
【鳳山縣誌】鳳山縣閩、粵械鬥。【台灣縣誌】蕃薯寮(旗山)改太平莊(台灣縣誌另註,台灣知縣所發租目改定的喻示:為【太平莊】,但民間仍用蕃薯寮為地名至日治地方改正)。
清光緒20年1894
日著【南部台灣誌】:旗山口隘建立禮拜堂。
明治30年1897
日人伊能嘉矩記錄旗山人口:345戶,1616人(男824、女792),口隘、中隘、尾隘大傑巔社人75戶,280人。
明治31年1898
據日治古地圖顯示:鳳山縣城往旗山,清時古道捷徑,為經深水越蘭坡嶺到嶺口再越三角堀山經三角堀到嘮碡坑、溪洲至旗山,※因為日治前,荖濃溪出口不是在現在嶺口,而是在現新光里與旗山溪結合,而楠梓仙溪、三角堀山、三角堀溪又在三角堀形成一個山、河匯流回點,故新光里尚和以下至嶺口無目前平坦路面,溪水湍急。如帶重貨要走平坦路面,則到溪州(頂社)改走旗山溪渡河經現半_仔、渡荖濃溪、經下肚(下社,現里港瀰力村西)、大道公(荖濃、旗山溪口,已廢庄)、渡二層溪、里港、再渡下淡水溪到嶺口,明治時期沿三角堀山山邊以檬機械推出山路開闢現公路(往里港舊古道後經日本政府修成糖廠五分仔車鐵路)。
一九00至一九0四年日人辦理全島土地總清查登記,徵收無主地共四0三九四0公頃,佔台灣可耕地面積百分之十五,並發交四大糖業株式會社使台灣成為糖業王國。
明治33年1900
日本學者鳥居伊龍藏到台灣探查記錄高屏當年情況:枋寮當時還可以看到漢人所謂「熟番」(漢化平埇族),但鄰近的響潭庄則完全是平埔族,但已穿漢服,說漢語;而高樹的加蚋埔也是完全平埔族,到了山杉林(現杉林鄉)、六龜里(現六龜鄉),雜居更多的平埔族,他們尚保留著比較古老風俗,但是已經記不得他們的語言。
※由以上資料記錄証明,清朝統治台灣二百多年,在漢人進入時,平埔族並非完全受壓迫遷往東台,而是就地接受漢化,日本據台後,行土地從新登記,清朝施氏原本擁有全台封地及有抗日記錄的大地主消失,雖然日治時也由日本政府培養出台北辜家、高雄陳家兩大地主,但已沒有清朝那種佃農向小地主租地,小地主再向大地主租地,層層剝削情形,而且荒地開墾也可取得所有權,除了官方,民間壓迫強取土地手段不再發生。
鳥居龍藏【探險台灣】:二月二十三日從蕃薯寮出發,經由山杉林【杉林鄉】轉往六龜里【六龜鄉】,是溯行下淡水溪而行,山杉林、六龜里都是熟蕃居住,保有風俗,但已不記得他們的語言。在上去就是自稱「施武郡」蕃社,另雜居漢人叫他們為「四社蕃」(鳥居龍藏後來把他們定為南鄒族)。
明治34年1901
台灣地方分治,劃為二十廳,大高屏劃分為蕃薯寮、鳳山、阿猴、恆春等四廳。
明治38年1905
日警重定隘勇線遭番社反彈,施武郡番(住在杉林、甲仙、六龜之布農族)攻旗山番薯寮派出所。
明治42年1909
日人古鹿善次郎招日人入墾手巾寮,設南隆農場。
宣統元年台灣併廿廳為十二廳,廳下仍設支廳,支廳下設區。阿猴廳轄現屏東縣及高縣旗山、內門、甲仙、杉林、美濃、六龜(楠梓仙溪東里、羅漢外門里、羅漢內門里)。
大正09年1920
九月改廳為州,改支廳為郡、市,廢區、堡、里、澳、鄉,設街、庄。
改打狗為高雄,置高雄州︵設高雄州廳及高雄郡役所於高雄街︶,下設九郡,合併左營、埤仔頭兩區為左營庄隸高雄州高雄郡。
改治高雄州屏東郡阿里港庄,下轄阿里港街、塔樓、三張_、瀰力肚、土庫、武洛、中崙等六堡。
※旗山由太平庄改為高雄州旗山郡,下轄一街(蕃薯寮街)、五庄(美濃、杉林、甲仙、內門、田寮),阿里港庄改為里港庄。羅漢內門改內門庄。旗山本郡(蕃薯寮街)為:北勢、圓潭仔、溪州、嘮碡坑、旗尾、手巾寮(與現轄區同,只差嶺口)。
大正11年1922
蕃薯寮街改為「旗山街」。
昭和6年(民國廿年)1931
(台灣總督府內務局編):高雄州(北高雄)指定史蹟、天然紀念物:旗山鼓山公園,麵包樹(旗山郡旗山街旗尾二一三番地)。
昭和11年(民國廿五年)1936
台灣人口統計:高市九四0一七人、屏市四六三九八人、岡山街一五二八五人、楠梓庄一八六0六人、左營庄一七九四五人、旗山街二二九九九人、美濃庄二四八七八人、里港庄一一二四九人、台東街一五五七六人。
昭和15年(民國廿九年)1940
推動全島改名運動,進行寺廟整頓;總督府極力向台民推廣皇民化政策。
旗山(含杉林、甲仙之地)、屏東(含六龜、茂林、三地門之地)二郡山胞被迫遷山麓。
昭和16年(民國三十年)1941
高雄客運成立,合併旗山旗楠自動車株式會社。
民國35年1946
一月三日設高雄縣警察局(含屏東、高雄),下設岡山、鳳山、旗山、屏東、潮州、東港、恆春警察所。
民國54年1965
十月七日旗山鎮中寮里台灣電視轉播站開播,將台灣南部社會帶入影聲媒體電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