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蕃薯寮】地名由來 日治明治三十六年(清光緒廿九年、西元1903年),旗山日本地方官吏招集地方士紳柯必從先生(蕃薯寮人),鍾丁伯先生(龍肚人),涂伯清先生(龍肚人),陳太英先生(月眉人),張瑞和先生(月眉人)等人捐獻資金,開鑿埤圳,貫通圓潭、旗山、溪洲等地區,開鑿埤圳灌溉田畝滋潤禾稼,即為今日尚存在的「旗山圳」。「旗山圳」為什麼要開闢,他的開闢之前的旗山是如何,我們來重回古時候的旗山。
旗山為什麼舊稱「蕃薯寮」,我以旗山的地形、地貌及最近訪問耆老說法,綜合來加以補充詮釋,我相信這不只是補充舊地名來源外,也可讓我們重返古旗山古代現場,體會先民墾殖之時空環境。
旗山是「南臺灣母河」、「楠梓仙溪」出了山谷進入平原口之高灘地,如果如傳說稱:古代下淡水溪航運發達,為平埔先民捕魚區,更是早期閩、粵先民進入高屏重要水道,旗山福德祠前方曾是一渡口。如此說,那古旗山的旗山溪,比旗尾溪水域範圍更廣闊,絕非現在的旱溪(五十年代的旗山溪,雨季時它的流水量與旗尾溪不相上、下),而且擁有非常美麗的山水景觀。
旗山雖然濱臨擁有豐富水源的楠梓仙溪畔,但地型是在不到三公里距離下由鼓山高地迅速下切到楠梓仙溪溪床,「旗山水圳」未建之前,因為地型高低落差,楠梓仙溪的水在早期人工用水(水車、築攔水壩)時代,由楠梓仙溪引水向上方高地灌溉有其先天的困難,可以說除了現堤防東溪流附近農田外,根本不可能。而從南面北勢溪到北面的溝坪溪,中間雖有四條小山溪橫流,但這四條發源於「旗山後山」惡地的小山溪,水源並不豐沛,最大功能是山洪排水功能,豪雨停了,山溪水又恢復涓涓滴水,加上山溪與溪畔居屋、耕地落差非常大,即使築壩攔水,也無法供應旗山谷地水源,可以說沒有灌溉功能。
因此旗山地區在「旗山圳」還沒有完成之前,以種植「芒蔗」、「旱稻」、「蕃薯」、「雜糧」等作物為大宗,口味風靡日本百年的旗山香蕉可無法在旗山如此大量種植生長呢!而第一期「旱稻」過了夏季,到了秋、冬天雨水較少時,第二期因雨水的缺乏,成熟困難就無收益價值。因此早期的旗山一到旱季,當然是嗜水性較低的「蕃薯」天下。五十歲以上的人大概還沒有忘記,早期的臺灣是家家戶戶有點田地的會養豬(包括平埔住民),以消化田園生產的「蕃薯葉、蕃薯」,轉值增加收益,旗山市區未成市街拓殖時間,當然也離不開「養豬」,家家戶戶「六畜興旺」。早期北高屏尚未出現大型職業性「養豬場」前,家庭式的「養豬」多寡,是代表著這個家庭的財力。
尤其五十年代,旗山地區的家庭養豬外銷出口,在臺灣肉品市場是佔有極高比率。而西洋種豬尚未引進臺灣時,「美濃種豬」繁殖力強,免疫力高,更是早期臺灣最優良豬種,目前的改良豬,尚留有它三分之一的血統呢!早期養豬主要飼料是「蕃薯」,因此「蕃薯」市場需求量非常高,收益價格雖只有稻米的一半,但旗山及相鄰鄉、鎮,在早期水利不興時代,種「蕃薯」以「養豬」轉移土地收益,也是造就旗山早期風華之其中原因。「蕃薯」只要有土壤即可生存,尤其平原砂土旱地生長更佳,也是早期土地更貧瘠的山地住民,可以無限制種植產銷供應市場最多農產品。
旗山位於北高屏「蕃薯」產區中心點,因此早期漢人在獲得官方許可准予進入旗山墾殖之前,府、縣商人就先入旗山,蓋大型寮棚,收購散居四處先民生產的「蕃薯」,就地販賣或晒乾轉銷臺南、高雄,如此印證耆老說法來解釋「蕃薯寮」為旗山舊稱由來,應是正確。「蕃薯」成長快,耕種耗資省,全株可以食用,早期解決了先民及入臺漢人三餐困境,是我們先民活命的恩物。
臺灣第一本方誌為【臺灣府志】,其書修於清康熙二十年,清人得臺之初,當時的旗山仍是「大傑巔社」領地,漢人的「莊」、「里」至第二本修於清乾隆六年的【臺灣府志】,還沒有在泛旗山地區出現,旗山於雍正十二年出現了商人收購貨物所蓋的「寮棚」,而後,乾隆一年方有漢人向官方申報零星入墾,成莊里已經是乾隆十七年的事了。當時【臺灣府志】「蔬之屬」篇,記載者,番薯(皮有紅,有白,蔓生,多結根,一畝地有數十石之獲,地生薯,力省而獲多,有貧者賴以克腹,味甘,亦可生食)。
筆者六十年代服務於臺東,臺東與旗山地理緯度相同,當年臺東銷西部的最有利潤農產品,即是原住民生產的「蕃薯」。臺東市區有一間寺廟叫「海山寺」。當年的臺東,各寺廟平時完全沒有廟會活動,但是每年的「元宵節」,散佈臺東、卑南的各角落寺廟共計四十五間左右,會舉行一年一度的集體廟會「繞境」活動。
目前最有觀光賣點的「元宵」炸「寒單爺」,在當時還是神明「巡境」隊伍一個小插曲而已,還上不了抬面,甚至「繞境」最後重頭戲,神明入「海山寺」互拜,是沒有他的蹤影。當年臺東各寺廟隨神明繞境的陣頭表演絕不輸目前的內門鄉「佛祖生日廟會活動」。在早期寺廟大型活動政府是沒有補助之下,而有能力辦此活動就是「海山寺」,「海山寺」除了香火鼎盛外,該寺「主持」為了拓廣財源,平時收購臺東山地產量最豐富的原住民生產的「蕃薯」,然後轉銷西部,因而獲得非常高的利潤,因此才有能耐辦此活動,但可能因此得罪「政、商界」,民國六十三年左右「余登發事件」,他竟被列為共犯,所犯要件竟是以「強力發報機」與中共連絡,涉叛亂共犯。「海山寺」因失去強力的主持領導,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活動曾一度停辦,後來改由「臺東天后宮」與臺東市公所合辦。原本插花性質的「炸寒單爺」,近年來,竟成最佳觀光賣點。我為什麼舉臺東之例來比喻,除了地理環境外,為的是來說明「蕃薯」早期山地與城鎮交界農產品交易之重要及其價值。
至於「阿婆賣蕃薯湯」之說,我認為值的商議,在早期的臺灣社會,「吃地瓜飯」相信四十五歲以上臺灣人應該有非常豐富的痛苦經驗,我想大家回憶兒時「吃地瓜飯」的情景,應似在眼前。「地瓜飯」是因早期稻米收成差,稻米又可賣得好價錢,因為沒米或為了省米,所以會吃滲有地瓜的「地瓜飯」。吃「地瓜飯」是臺灣有史至國民政府遷臺初期十五年,民間之貧困家庭「食」之方式,吃「地瓜飯」體力較差,早期先民生活大部份是重大勞動工作,無快速補助體力的功能,因此吃「地瓜飯」是情非得已,而且還有個缺點,容易放屁。現在早餐有人在吃「地瓜稀飯」,早期勞力階級三餐必吃乾米飯,吃「地瓜稀飯」根本無法工作。「蕃薯」取得非常容易,不只田園,住家前、後院均有,把他當「家用」點心及貧困者當三餐食用有之,但工作、營商路途中吃「蕃薯湯」,我想不出理由來,當然成了市街後的旗山,路邊「蕃薯湯」點心可能有。開發前期的旗山,在人煙稀少甚至於沒有整體聚落時,「阿婆」在土地公廟或渡船頭「賣蕃薯湯」之說值得存疑?
「阿婆賣蕃薯湯」之說與岡山鎮舊稱「阿公店」有異曲同工之妙,岡山最早的地名叫「竿秦林」,是以地貌起名,因為岡山早期為近海濕地,「竿秦」成林,後人民移入,看一位阿公在路邊開店,因此墾民建莊後將地名改為「阿公店」,當年這位阿公是在路邊賣「圓仔湯」。岡山位於臺南府城與鳳山縣城官道上,臺灣先有臺南與左營市街,才有岡山、路竹成街市,阿公在古官道上中心點賣「圓仔湯」有其市場,加上旅途中餓了,能吃一碗熱騰騰又不貴的「圓仔湯」,絕對有補充體力效果,「圓仔湯」至今也是民間除了市場外過節才有的食品之一。此解釋還延伸出阿公是八仙之一的李鐵柺因要收徒弟,下凡到岡山,以半屏山的土化做「圓仔」,不管吃多少碗均一文錢,美化了「圓仔湯店」的故事。
筆者家鄉「里港」舊稱「阿里港」,有人也以此模式去描述來由,說早期有一個名叫「阿里」的女孩在里港河邊賣涼水,是「阿里港」地名的由來,我提出質疑。古代那有涼水,買水喝更是天方夜談,即使到了我年少時,水在里港是到處可取,溪水、湧泉又非常豐富乾淨,沒茶可喝,真的口渴難耐,溪水一掏即可解渴,平埔女子「阿里」到下淡水溪邊賣水給入墾先民,太對不起早期擁有「天上流下來的甘水」美譽「楠梓仙溪」。
「里港」古時候附近有一個擁有二、三百戶的平埔族塔樓社,「阿里」是平埔族語,意思就是「母親」、「媽媽」、「阿姆」、「阿祖母」,早期先民入墾里港楠梓仙溪河畔,將此河港土地取名「阿里港」,可以說意義極佳,它是「母親之河」,孕育高屏子民。而且使楠梓仙溪上有阿里山,中段有阿里關(甲仙舊地名),下段有個阿里港。
「蕃薯寮」之名,可以讓我們看出,旗山除了近年代香蕉、甘蔗聞名中外,旗山「蕃薯」,在古代農產品產量也曾帶領過風騷,臺灣地形有如「蕃薯」,「蕃薯」的生命力代表了臺灣人求生存的性格,能為旗山古地名,與有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