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鎮極東版圖(廣福里) 一般外地人談旗山鎮,均以楠梓仙溪畔烏山餘脈、鼓山、中寮山下各里為主,因此稱旗山為「山城」。而它隔溪東邊還有一片相當廣闊的平原區,為旗山第一大平地里,里名叫「廣福里」,俗稱:「手巾寮」。但「廣福里」確是常被人遺忘不屬於旗山鎮轄的地方,連我這個住鄰居的小孩,小時候常把它誤認為屬於美濃鎮轄,因為那個村落住的大部份是與美濃人講同樣「客語」的族群,而且它似乎比較靠近美濃。日治時代「手巾寮橋」未建成之前,「美濃溪(原手巾寮段深廣,加上兩邊竹林茂密,非常漂亮,經整治後已失其風貌,變成排水溝)」阻礙它的對旗山交通,只有靠竹筏渡溪,因此不管他渡「美濃溪」或「楠梓仙溪」到旗山均非常不方便,但往美濃反而方便得多,為什麼它會劃為「旗山鎮」,真令人百思莫解。大概日治時代,日本人為平衡鄉鎮轄區範圍,而將之納入高雄縣旗山鎮吧!
廣福里
該里「福德祠」沿革概況,敘述者:淵源於明末清初葉,雖是番界大傑嶺社、西拉雅族烏卡支族之狩獵活動地域。至乾隆初葉後,康熙五十年(西元一七一一年),沒有漢人入墾前,自阿里港-蕃薯寮(旗山)-羅漢門(內門)-府城(台南市)必經之驛站(謂休息站之涼亭),係鄭成功復台後分居全台謀生擇此疆域(樹根寮),屬荻竿、茅草、蘆葦茂盛,遇洪水淤積土砂之功,容易卡住樹根,乾隆中業高曾祖以樹根竹架寮棲身,落地墾耕放牛,得一枝之棲,始稱地名為「樹根寮」,乾隆中業荒野地浮出約二尺高石頭(眾呼土地公),經洪水沖流奈無移動,月間夜照發出光亮奇跡,此正是,為祈求免遭水災六畜興旺,合家平安,就在旗屏二路十號地址供奉參拜。
光緒二十二年(日本明治二十九年西元一八九六年),八月三十一日實行保甲條例時,部落四角落如手巾,並由樹根寮(化音)改稱手巾寮(加草字頭的寮),民前二年(日本明治四十三年,西元一九一0年)十一月日本人在旗尾創建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旗尾製糖所,規模宏大,其甘蔗收割季節,台南縣北門郡佳里方面人士南來高砂農場採蔗,聚落農場寮(新吉街),民國九年(大正九年西元一九二0年)十月一日併入高雄州旗山郡旗山街手巾寮,屬旗山街役場管轄,東臨和興庄,南臨土庫,北臨旗尾,西臨楠梓仙溪,溪州方面過江工作,每逢雨季期難渡溪,因此聚落半部仔(中興街),民國十四年(大正十四年西元一九二五年)保甲改編為旗山街廿一保,割轄區以廣和路以西屬手巾寮(旗山鎮與美濃鎮界),民國十四年(大正十四年西元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一日日本人(日本名白石喜代治先生)為主,組織三五公司南隆農場,並設旗山第二小學校暨旗山公學校(在手巾寮係吉祥國民學校原始),南隆部落包括十穴、九穴、龜頭山、溪埔寮、吉祥、九寮、五谷廟、三降寮、金瓜寮、清水港、和興庄一帶皆屬之,務農耕殖水稻為生,後來改種植香蕉、煙草,民國三十二年(昭和十八年西元一九四三年)日本政府全面嚴格廢除福德正神座位後(日本警察新開大人)患病注射針斷節致死,民國三十三年(昭和十九年西元一九四四年)移置福德街八號。
國三十四年十月廿五日(西元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歸祖國,本部落均為廣東人福建人部落,為促進能團結,一致共同建設桑梓計,命名為「廣福里」實恰當之里名矣!民國三十七年(西元一九四八年)福德正神再遷移現址(廣和路十號)民國農曆七十三年十月由重建委員會發起重建,民國農曆七十三年十一月九日陞座,民國農曆七十五年十月一日卯時落成,午時落成。(按:原文照錄,只加注日治時期日本年號,供研史者方便參考)
福德祠
當然地方誌,耆老所言有其極高文獻價值,而且此廟誌寫的是我看過最完整「廟、里誌」合而為一的碑文,簡單又明瞭。但是依據史料記載,及因位於我鄉之鄰,幼時所聞,我不得不又予以提出補充見解。「廣福里」為地名是非常附合目前生態環境,就如我一個該地成長的同事稱:手巾寮沒有「閩客之分」是「廣東、福建人混合里」。如果我的記憶沒有錯,日治時代屬粵籍的林家即在手巾寮開設「東旗山」的第一家輾米廠,客戶除手巾寮附近部落外,南到里港溪北四村,台灣光復後,民國五十年代,其家族成員仍挾資接手溪北(里港鄉土庫村)莊家經營不善之一家輾米廠。
廣福里林宅
但「廣福里」的開發史,目前出現的歷史資料如此記載者:
清乾隆四十年(1775)二月,搭樓社番業主大邦雅,承父先年到台鬮分,墾得溪埔園壹處,坐落鳳邑中壇庄,土名肚猴溪埔。東至蛇山腳為界,西至金瓜寮路為界,南至清水港溪為界,北至中壇小溪為界,四至批明。今因守隘,乏力耕種,將埔園托中引就招得黃仕珍、黃起鳳官前來出本招佃耕墾,當日三面言議,願收犁頭工銀四百大員,折重三百二十兩足,銀契二比交訖。其埔園踏界交銀主前去招佃開墾吉庄,永為己業,掌管收租,不敢異言。限約三年無租,以後成業者,每年該納埔底租谷三十石,又納通事社課租粟十石道栳,不得短欠。其埔園係是父自墾之業,與房親土目人等無干,亦無不明。倘有不明茲事,雅自抵當。倘有生番下山作歹,與業主無干。倘被水沖崩物業,係業佃二比消摩。後日復浮復納,不得異言短欠。此係二比甘願。口恐無憑,立招耕字壹紙付執為炤。
乾隆四十年二月,立招耕字人大邦雅,為中人劉子僯,在場人通事代筆人男文明。
由這張「漢、平埔租賃契約」中看出,「廣福里」整個北方一大片土地於清乾隆四十年之前,仍「平埔族」耕出來土地,南邊當然還是搭樓族社地,而且「福德正神」前身祭「溪石」,仍搭棲社所祭之「神物」。可見漢人進入「手巾寮」在清乾隆四十年之後,絕非始於明鄭遺民所開發,而且遍查古誌、圖,「廣福里」舊名手巾寮,出現時是清光緒十八年的「鳳山縣釆訪冊中」,與日治才「里名重訂定」有誤差。依筆者家鄉耆老口傳歷史,有漢人居住成庄是在道光或嘉慶年間,因此「廣福里」的初期開發應該始於此時,是「粵民」租「平埔族」地墾殖「中壇」後之延續,至於「閩人」移入應該大部份於日治時代為糖廠工作時,較為可信。
廟誌所述:「康熙五十年(西元一七一一年),沒有漢人入墾,自阿里港-蕃薯寮(旗山)-羅漢門(內門)-府城(台南市)必經之驛站(謂休息站之涼亭)」乙事,經查日治初古道地圖,當初古道不是目前「台三省道」,而是到里港過江村即直接越溪北上後沿楠梓仙溪畔「阿里港-瀰力肚-半部-溪州-蕃薯寮(旗山)-羅漢門(內門)-府城(台南市)」,「廣福里」當初在「驛路」之東三公里處,並沒有經過,目前台三道旗里段是日治時代才開闢。
手巾寮舊稱(樹根寮)來由,廟誌記:「屬荻竿、茅草、蘆葦茂盛,遇洪水淤積土砂之功,容易卡住樹根,乾隆中業高曾祖以樹根竹架寮棲身,落地墾耕放牛,得一枝之棲,始稱地名為樹根寮」。但察看日治荖濃溪未整治前古地圖顯示,手巾寮與北面美濃溪距離有二公里,南面的舊荖濃溪(現旗山、里港鄉鎮界)也有三公里,即使其分支流「揭陽溪」也有二公里,西邊的楠梓仙溪也有三公里,手巾寮可以說是居於北屏東平原的高埠上,目前雖然他擁有非常豐沛的地下水源,仍係來自週邊三面山、溪之伏流水,非「茅草、蘆葦茂盛,遇洪水淤積土砂之功,容易卡住樹根」之地。
手巾寮名稱由來我沒有正確資訊,因此我只有以民間口傳推論,供大家參考。記得小時候,耆老的說法是,該地先有一以賣布為生,四處行商之人蓋「寮」居住,早期婦女綁頭髮,斗笠加布巾防晒,圍腰身用的手巾(以前鄉下沒有人用現在的小手巾,均是二尺或二尺半長四方大手巾)均向其購買,尤其出嫁時,更需要一條漂亮的手巾,故稱該地為「手巾寮」。問長輩,有「手巾寮」有沒有「腳巾寮」,老人的回答有,旗山西方內門鄉境有一個,目前經我查證,那是「腳帛寮」,「帛」台語讀「白」。
至於明治四十二年 (宣統元年、1909) 日人古鹿善次郎招在手巾寮成立「三五公司」,設南隆農場,擁地四千甲乙事,田野調查說明者,南隆農場大部份的土地屬於舊荖濃溪洪水溢流區(非河道,約在目前手巾寮之東溪埔寮,至南方吉東一帶),當時滿地溪石。因此召「新竹州」挑、竹、苗客籍人士入墾。當然目前除了「南隆農場」辦公室設在「廣福里」外,擁有的土地現在大部份皆已劃入「美濃鎮」。「南隆農場」基地目前成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旗山分場」,而場前最早種於門口的龍眼樹,後來竟被寄生的榕樹攀附,變成龍眼樹與榕樹共生之奇異靈樹,鄉人予以安神座膜拜。
南隆農場入口
「廣福里」土地面積非常的遼闊,但是有百分之九十的土地是糖廠的農業用地,旗山糖廠在此設立了事務辦公室及機械股,並有十幾戶的員工聚落,一般俗稱「農場寮」,近年居民蓋了一間祭祀天上聖母的「慈奉宮」。手巾寮農場日治時代因為日本發動「大東亞戰爭」,為疏散「屏東機場南進空軍基地」飛機場如受轟炸,無法起落時備用機場,在現在農場機械股右前方農地,動用附近民伕萬人次開闢了「臨時飛機場」,但據說尚未使用,日本即向美軍投降。
慈奉宮
手巾寮農場
手巾寮農場
手巾寮農場
手巾寮因為三面為糖廠土地,他的發展非常有限,是旗山鎮市鎮的農村之農村,有些街簡直是只容一車通行之農村產業道路,但因為這樣,他仍保留者非常古老的生態環境。里內之「廣清宮」原為劉家私佛,未建廟前天上聖母生日即在劉家大庭祝壽,往往祭拜品經常擺到「南隆農場」大門口,也因天上聖母非常護佑手巾寮居民,信眾日廣,仍由劉家獻出歸入里內公佛,民國六十九年里民集資建廟。
廣清宮
廣清宮舊址
旗屏公路(台三線)手巾寮本部落南方八百公尺處有一間萬姓公香座(重建於民國六十九年),緣起:該廟附圖背面處原來有一棵百年苦楝樹,台灣光復,國民黨軍大量撤退來台,部隊暫時分散各地整頓,有一師的部隊即在手巾寮糖廠農地蓋寮暫居,有一士兵思鄉過度,在某一天夜晚,趁月高風靜深夜,就在苦楝樹下上吊自殺。早期這是大事,鄉下人均好奇,前往圍觀,但事後因該處下方野溪、大馬路邊,就發生多起小孩游泳不慎,車禍事故發生,村民深夜路過視為畏途。於是地方善心人士為安撫這些英靈,即在該地樹下立一石碑祭拜,為「萬姓公神位」。自立神座後,神威顯赫,樹下變成附近聚落老人及農場工人休息、聊天、納涼的好所在,近年因野溪整治,民國六十九年里內信徒予以重建祠廟,廟側百年苦楝樹失蹤了,壯碩榕樹取而代之。
萬善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