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茂源作品欣賞
回顧二百年前旗山地區閩粵兩族大代誌
【高縣藝訊2000.5】追溯西元一六四二年,迄今約三百餘年,明朝末期崇禎年間,京師陷落,鄭芝龍降清,鄭成功帶領軍隊退守到海南島,據防澳和清兵相抗,屢次拒清人的招降,他的部隊連攻舟山福建,又曾進攻長江下游一帶,失敗而歸故里,攜家帶眷及並肩作戰之勇士眷屬,以及鄉黨揚帆東渡逃亡到達蓬萊仙島。 事隔數載,福建東海岸沿海一帶居民、泉州、漳州兩域家鄉族人,也互相招呼聚攏,背鄉離井,放棄故鄉貧瘠土地、耕作困難、生靈塗炭的家園,陸續大舉播遷,移民到台灣,尋覓更好的新生活環境、開拓新天地,作為未來永久居地。
時來運轉,又經過數十寒暑的光陰歲月,粵東籍族群聞訊,東海有一塊土地肥沃蓬萊島,風光秀麗、鳥語花香、四季如春,好耕作的農地,鄉親商略,不落人後,隨後也舉家遷移來到美麗的台灣島嶼。首批廣東籍客家人,由南台灣佳冬方面沿海一帶,海岸登陸,向大武山麓、萬巒、內埔、長治匯合聚集,以建立新家園。
又事隔不久,隨後續有另一批,亦舉家湧進的客家籍族人,即逐步向北推進高樹大路關,部份族人徒步涉水,渡過荖濃溪,進駐新威,瀰濃等地區,目睹四周圍大片荒野、開拓擴展耕地領域,立足安頓定居,以務農為主。在另外一方面,河洛籍族群,遠從台南方面,一路向東邁進,翻山越嶺、遷徙,經由烏山頭至「內羅漢門」(今內門鄉),然後續批移民,也陸陸續續定居「外羅漢門」、「蕃薯寮」(今旗山鎮),一時人口急遽。旗山方面河洛人與瀰濃方面之客家人,兩族為了「牛埔仔」(今福安里)一帶大片荒野原地與水溏,爭奪開墾耕作農地,又因語言隔閡,文化迥異,或因種種因素及錯綜複雜關係;不料,兩族聚眾群毆。于光緒十三年「端午節」四月下旬,一天當中遭遇被瀰濃庄客家人襲擊一次,砍殺六名河洛庄民。爾後,兩地庄民年年釁隙頻生,屢屢動起械鬥、仇隙越深,各族未能再容忍,比鄰而居,兩地庄民傷斃人丁不計其數。當時清廷鳳山縣令,始終有虧職守,人命關天置若罔聞,綿延續至中日甲午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光緒二十年滿清失敗,乃派出李鴻章赴日本議和,兩國於西元一八九五年在日本馬關地方訂定馬關條約。其中重要條款(一)承認朝鮮為獨立國、(二)割讓遼東半島及台灣澎湖給日本國。甲午戰爭結束後,將台灣澎湖彙入日本版圖,迄今一百零五年,當時日本政府於隔年派遣官吏駐守「蕃薯寮」設置官署,成立蕃薯寮廳,治理旗山地區行政,日本官吏克盡厥職,媾和兩族前嫌冰釋,消弭閩粵百年來夢魘,互相群毆攻擊一筆勾消,化干戈為玉帛。
在媾和前旗尾庄民,于光緒十三年四月中吉日,共資動工建起一座,於蕃薯寮廳旗尾庄,蓋一座簡易土角茨,為義勇祠,立牌安奉祭拜,今已重建,磚瓦、砌造、外部黏貼磁磚,現址為旗屏一路一一五號,每年農曆五月初四「端午節」前一天用肉粽祭拜義勇庄民靈魂。客家籍,即建造在高樹鄉大路關庄,蓋祠將眾諸靈魂供後輩子孫奉祀祭拜,享祀不感昔日,視如仇敵,今也如若兄弟。
受日本天皇之恩澤感召,不僅後生該和睦相處,亦為未來地方社會上共同造福,將鄉里公共設施利益及義務,辦學培育後代子孫人才著想,有如蕃薯寮柯必從先生,龍肚鍾丁伯先生、涂伯清先生,月眉陳大英先生、張瑞和先生等捐款資金,開鑿埤川灌溉田畝,今旗山水川。溪洲陳太俊先生,素為慷慨解囊,創辦義學將自己五十餘甲田園、田租全部收入所得,一文不漏捐獻為崇文書院做義學經費,內門觀音亭游化先生為華文書院發起人,瀰濃林其英先生捐資立產,施渡後世子孫,于日本明治三十八年,將其十餘甲土地捐贈瀰濃公學校,諸位先賢的義舉典範仁風永垂而不朽也。 (曾茂源)
【回作家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