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茂源作品欣賞


墓園「后土」二字由來

(文:曾茂源 刊於高縣藝訊2000.7)

  遠在數千年前,民智尚未開竅之時,人生離死別,似同低級動物一樣,隨地陳屍在荒郊野外無人過問,受盡腐爛,風捲殘雲一掃而空,剩下一堆白骨,或當禽獸大餐,剩餘部份而又蝍蛆滋生,細菌漂然,臭氣沖天飄揚原野。明月如梭,人類快速繁衍開始形成部落類聚,病歿將屍體扛移荒野,隨便掩埋覆蓋堆成一墩,為簡易憤墓形成。
  經一段時節後,備受雨淋沖擊洗刷剷除平地,草木萌芽再叢生,已面目全非,蕩然無痕跡,族人忘卻屍體掩埋何處無法尋找。事經太古伏羲氏教導人民農牧,人民智慧漸漸開竅發揮才華。他日從事耕作農地,無意中挖掘到埋葬在土中先人屍骨或腐屍,心中自覺愧疚不安,侵犯先人的長眠。然而部落族人互相檢討研究,決定將在埋葬屍體的土墩土方,豎立石塊做為標誌,免得日後再發生狀況。墳墓上石塊標誌,為「后土」由來略見雛型,是人類最後歸宿在此土中,過著永?安逸與世無爭的長眠,終結化為塵土歸根。
  物換星移,日曬雨淋,豎立在土墩上的「后土」石塊標誌,又被風雨吹倒踩平,到處是平放的石塊,無法辨認正確的地點。究竟埋在何處,族人又終日終夜絞盡腦汁,研發出將石塊上刻上人形的記號,是龜甲文字的前身,但事後族人自滿,如此傑作甚為完美無缺,今後再不會挖到先人的屍骨而喜慰。
  時過境遷延續數百代後又起了重大變化,人口快速暴增,發生錯認他人墳墓,當自家先來祭拜,引起紛爭或嚴重鬥毆,時有所聞。
  黃帝時代史臣倉頡造字後,部落人民商議討論,再三研究,不如將各系族自命名姓氏,然後將亡故死者姓名刻在石塊上,豎立在墳墓前正中央成為定局,為墓碑之起始。而為感念先人研究精神,飲水思源將原刻在石塊上人形石塊標記,修改為文字「后土」兩字,保存下來移至墳墓前右側豎立另一方,留傳給下一代子孩做為歷史文化見證及緬懷,如同喪家孝男穿麻衣孝服為大禮服一樣,感載羲皇,衣裳之制,遮體禦寒麻衫為衣裳之開首,一直模擬數千世紀不變。
  經過持續數百歷代君王後,社會人文結構已重大改變,從事農牧人口大幅成長,文盲人數相對增加,但由識字者無幾,離鄉背井徙遷他鄉外里定居,相對俱增,有日回鄉故里祭拜祖墳,發現同姓同名墓碑,嚴重錯認再次引起糾紛。歷經由世紀後各族系,又重新陸續修改碑文,在姓名上方冠祖籍,長久以來再增添死亡者姓名右側記載亡者去世年月日,左側則題上孝男子孫等人立石字樣,經過數次修改演變至今。唯今天墓園目睹最完善無虞墓碑,遺傳給後代子孩容易尋找追思祭拜祖先,留下完美墓園歷史文化傑作。
  「麻衣孝服」與「后土」是華人社會壽終墓園文化,綿延規範遺留給後世的文物,竟然也是最能呈現人性善良面的美德表現,不分貧富、貴賤、善惡無人提出反駁,大家共同維護最權威、最公平的使用格式。


回作家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