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折翼天使」的爸爸
黃山高


8/7台時副刊「山高水長」專欄

  「縣長爸爸,抱抱!」旗山早療中心新場地開幕,許多「折翼天使」投向縣長的懷抱,讓他深深感受到早療幼童們對被愛、被照顧的渴望。
  縣長爸爸,真是對「地方父母官」最適當的稱呼。
  「縣長伯伯,我們沒有教室上課……」
  這些孩子們稱呼「縣長爸爸」的前一年,伊甸旗山早療中心借用旗山國中活動中心上課,他們告訴「縣長伯伯」沒教室的不便,當時許多單位爭取舊鼓山國小閒置空間再利用,鎮公所也想整體規劃使用,縣長獨排眾議,決定撥幾間教室給伊甸旗山早療中心,讓身心障礙或發展遲緩的孩子們有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旗山早療中心是高雄縣政府委托伊甸社福基金會經管,為滿足旗山區更多發展遲緩兒童的就讀需求,縣長同意撥出舊鼓山國小南棟教室供他們使用,期能照顧更多發展遲緩小朋友,提供更適切服務以減輕家長負擔,帶給更多家庭對生命及未來的盼望。
  舊學校老教室經整修及充實設備後,比以往群聚空間寬敞舒適,確保身心障礙兒童學習、訓練的安全及受教品質,喬遷開幕時,孩子們就改口叫「縣長伯伯」為「縣長爸爸」了,這些「折翼天使」,終於有了屬於他們自己學習的天堂。
  早療中心裡,每個學童的父母都有非常感人的故事,榮獲高雄縣第三屆愛心媽媽慈暉獎的林淑貴,更有許多令人感動的「歡喜做、甘願受」事蹟,孩子未出生前,父母忐忑不安深怕有缺陷,「娶某前生子後」詮釋孩子完美無缺、母子平安的欣喜心情,每人忌憚生出缺陷兒女,許多人卻對「折翼天使」缺乏悲憫胸懷,親生父母無怨無悔照顧殘智障兒女的天倫已頗令人感動,自己有兒女還收養身心障礙的孩子費盡心血照顧,更是難能可貴!
  林淑貴育有二女一男,九十年春節,在六龜育幼院前遇到一位未婚生子焦慮無助的年輕小姐,她的孩子未出生前就已安排被領養,但不到三年即接獲養母電告不願再領養,原因是孩子有疑似幼兒精神分裂症併中度自閉症,有自殘、無法言語等狀況,孩子被退回後,那位小姐遍訪高雄縣市各慈善機構,希望能解決孩子住養問題,但卻到處碰壁,到聞名遐邇的六龜育幼院照樣拒收,當她幾乎絕望走投無路時,正好碰到林淑貴和他先生歐錦貴,二人同情那位小姐遭遇,決定暫時讓孩子寄養,讓她慢慢尋訪適當家庭收養,在他們全家悉心教養下,那孩子真是「有成」就的逐漸邁向人生光明路。
  「孩子剛帶回家中時,才發現他一切生活自理完全不會,又不會表達需求,聽不懂言語,雙眼呆滯,頭低低地只會玩自己手指頭,或躲在牆腳邊,我不得不放下手邊所有工作,全心陪孩子接受各種治療。」
  林淑貴對自閉症一無所知,幸好有社福團體和伊甸早療中心協助,每週安排一次個別輔導,從感統、認知、手功能電腦認知,耐心教導孩子慢慢學習,每星期還要到長庚醫院安排復健四次,來回奔波,夫婦倆陪著孩子慢慢進步、成長。
  「我們透過各種管道協尋領養人,的確有許多有愛心的人士願意領養孩子,但有意領養的人聽到孩子有這些症狀,全部退怯逃之夭夭。」
  他們不得不繼續讓他「寄養」,全家陪著孩子復健、玩耍,慢慢學習生活自理和簡單語言,半年後長庚醫院評估報告顯示孩子已轉為輕度自閉症,滿一年後,他們全家開會決定正式領養,夫婦倆還向自己三個孩子言明日後父母財產要分一份給「有成」,他們的大愛情操使人感動,伊甸旗山早療中心特別呈報,獲高縣傑出愛心媽媽慈暉獎。
  實際上,伊甸旗山早療中心的社工人員,對於林淑貴的許多事蹟並不完全了解,她在收養「有成」之前不久,才因大腸癌開刀,手術後腹部脹滿不通氣,全身浮腫、臉色蒼白,身體情況不佳,她的菩薩心腸,用「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來形容毫不為過。
  林淑貴獲知旗美社區大學藥草藥膳班學員張玉枝二十多年便祕宿疾,經講師指點藥草服用後已完全根治,因此也為了身體健康問題而到藥草藥膳班上課,但卻須帶著剛收養的「有成」,夫婦倆一邊上課還要一邊照顧被他們稱為「上天賜給我禮物」的痴兒,那孩子每次到藥草藥膳班第一件事就是吵著要喝西打,夫婦倆必須隨時隨地注意他,以免「凸槌」。
  林淑貴經講師指導治癒本身各種症狀後,想到她九十二歲公公嚴重便祕須用手指挖出糞便的苦惱問題,學得治療便祕藥草,勤快種植並按時拿給她公公服用,使他不再受便祕之苦,林淑貴本身受癌症病魔折磨期間,竟能不顧自己亟須休養的孱弱身軀,收養「有成」、並不遺餘力伺候年老多病的公公,她的愛心和孝心,都是一般人無法做到、甚至無法想像的。
  包括當時負責讓他們辦理領養手續的法官在內的許多人,都納悶地問:「為何你們已有三個孩子,還要再去領養患有中度自閉症的小孩,真是吃飽沒事做!」
  他們如果知道林淑貴本身在與癌症病魔搏鬥、還要照顧九十二歲的公公,更會驚訝她怎麼可能「吃飽沒事做」?
  伊甸早療中心學童的家人,每天都有比平常人多出無數倍的事情必須要做,他們要付出更多時間、愛心與毅力,來照顧這些折翼天使,舊鼓山國小讓他們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學習環境,「縣長爸爸」是他們感恩的呼喚!
  而舊鼓山國小只是「搖籃」,這些孩子都會長大,無法永遠躺在搖籃裡,接受早期療育的孩子漸漸長大,社會大眾的接納與關懷,更是家長及孩子們未來繼續成長的動力,舊鼓山國小這個「搖籃」,希望孕育社會上有更多的關愛,讓發展遲緩、身心障礙幼童能有更多學習空間。【收錄於高縣作家作品集「大象山風雲」】

 

認識台灣的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