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鎮保有五座敬字亭,而且其中位於永安路的「瀰濃庄敬字亭」,還是目前全省唯一被內政部列為三級古蹟的敬字亭,除此之外,美濃還保有一個目前全台碩果僅存的「聖蹟會」,每年還是照樣舉行傳統的「送字紙上天」祭典。
「聖蹟會」相當於清初在大陸組成的惜字組織,一般惜字會員捐款雇工至各條街道撿拾字紙,然後送到敬字亭焚燒,每逢倉頡或文昌帝君生日,再舉辦「送字紙」祭典。
美濃的上庄、中庄、下庄敬字亭設立後,當時的瀰濃庄管事,每個敬字亭分別派二人負責奉祀香火,另派右堆司兵馬之職的分堆長職司煎神茶奉茶等工作,堆中的司糧隊長,則負責率堆兵清掃垃圾及牲畜糞便作堆肥之用。
而「美濃聖蹟會」,則為下庄人鍾晉嘉首創,創會以來會員人數一直維持近百人,近年來老成凋零,會員才逐漸減少。
美濃聖蹟會與大陸不同的有二點,其一是撿拾字紙並非雇工執行,而是自願性質,由會員沿路撿拾,並呼喊住家將字紙拿出傾倒;另一不同點是「行聖蹟」和「送字紙」之日,每年定在農曆年初9「天公生」舉行,以便當日上達天聽。
「送字紙」之日,與會者必須整肅服裝儀容,準備三牲四果,在美濃「廣善堂」前舉行祭聖人儀式,然後大家扛著整年從敬字亭裡收取積存的一袋袋紙灰,在鼓樂吹奏引路下走到美濃河邊,此即所謂「行聖蹟」。
傳說海龍王會將象徵聖蹟的紙灰,帶往天庭稟奏玉皇大帝,所以聖蹟會員到河邊後,還要祭拜、誦經,祈求河伯水官相助,然後再灑紙灰入河「送字紙」。
往昔「行聖蹟」和「送字紙」祭典時,鎮內老少無不熱心參與,父母篤信子女參加送字紙上天活動,玉皇大帝和掌管文職的相關神祇,會保佑子女書唸得更好,所以無不以虔誠之心攜帶子女參與,而今社會習俗變遷,只有老輩聖蹟會員仍執著於該項祭典,日後可能只有剩下沒有字紙的敬字亭屹立原地,向後世子孫訴說先民敬字惜紙的歷史故事。
台灣日報「台灣風情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