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縣政府古蹟評鑑委員會將美濃鎮里社真官伯公、龍肚里社真官伯公、九芎林里社真官伯公等3處「伯公壇」,列為縣定級古蹟,同時將建議龍肚里社真官伯公列為省定級古蹟,因美濃鎮的3處里社真官伯公,是全省他處絕無美濃僅有的「里社真官」伯公壇。
「里社真官」社祭神壇,大都位於庄內總出水口處,美濃鎮的瀰濃庄、龍肚庄、九芎林庄里社真官伯公壇,就是在3個庄頭的「水口」。
「風水」,藏風聚氣、引水為財,「水口」為水流交會轉注之地,為留住財氣,除了選好的水口位置外,還必須興建扼守關口的建築物,以增加「鎖鑰」氣勢,最常見的是以橋為主做為「關鎮」,再輔以亭台樹木、河堤柳塘等物。
美濃鎮的3處「里社真官」伯公壇的水口位置,位於全村水流匯聚分水點上,該處之水流,更是全村農作等日常生活賴以維生的水源,水口處不僅建有橋樑銜接溪流兩岸,還有3庄的開庄土地財神鎮守財位,成為美濃風土歷史最重要的標的。
廣東省蕉嶺和梅縣等客族先民來台時,原定居於屏東縣里港鄉東側的「武洛庄」和高樹鄉一帶,居住里港的客族先民,與當地閩南居民爭戰而分裂,武洛庄右堆統領林豐山、林桂山兄弟,於乾隆元年(1736年)獲清廷准許入殖美濃,是年秋天,林家兄弟正式率領武洛庄民百餘人,移往靈山開庄墾殖,於靈山山麓水口處,興建土地伯公廟,奉為「開基伯公」,定庄名「瀰濃」,甲午戰後日本佔領台灣,更名「美濃」。
歷經數代,美濃各庄紛紛成立,先後興建了許多伯公廟,有些富麗堂皇的福德正神廟,真是「神理神氣」,但是「開基伯公」因其特殊地理,依然保持古拙樸實風貌,卻居陋室而不改其被鎮民尊敬的地位,在美濃鎮扮演鎮民精神、政治、文化的中心地位,每逢鎮內大事,或政客參選時,必至該廟向「開基伯公」祈福許願,求祂保佑事事如意、心想事成。
「開基伯公」恰似代表美濃鎮客族堅毅卓絕、吃苦耐勞、不求奢華享受的族性一般,縣府將3處「里社真官」伯公壇列為縣定級古蹟,實至名歸,但代表美濃年齡的「開基伯公」卻未被定為古蹟,那座「開基伯公」更是全國唯一,具有特殊歷史意義。(後記:經媒體反映後,縣府相關單位從善如流,已將開基伯公和東門城樓並列為古蹟)
2004.4.1台灣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