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中正湖,為高雄縣僅次於澄清湖的第二大湖泊,客族先民於清雍正末年至美濃鎮靈山腳下和福安一帶墾殖,而於乾隆元年奉祀開基伯公,定庄名「瀰濃」,並擴衍至竹頭角庄,開庄時已有中正湖原來雛形「埤頭圳」,後漸修築、更名,而成聞名全省的美濃中正湖。
美濃先民至當地墾殖開庄定居,當時街道有二,即今美興街及永安街,為丁字型市街,中圳埤原名中圳坡,清道光8年(1828年),豪雨水勢暴漲,水道橫流附近地勢低窪處,兩條溪洪流激浪,當地田園無一完全,於羌子寮溪和大坑溪匯流處形成天然水湖,先民築壩引水灌溉,當時以天然沖刷型態,分為「上埤頭」和「下埤頭」,灌溉水渠即「埤頭圳」。
中圳埤地勢流向西南傾斜,因此將西南凹低處稱為「埤頭下」,清代之產權與管理權皆為現東門里劉屋五代所有「嘗田」,期間維持40餘年,自道光8年至光緒12年(1828~1886),管理人依序為劉丙那、劉阿四等人。
埤頭下庄位於中正湖西邊,為最接近中正湖的聚落,當時因洪水沖擊,先民築成的壩堤時常崩坍,於是規定每戶需出一名壯丁維修,直至日治時期,日人方以水泥圈築,清末,上、下埤附近民眾常因爭水而生打架事件,日本統治者出面干預,劉家先民祖產中圳碑,即於當時被官方收管。
大正元年(1912)日本政府將之認定為公共埤圳收取水租,由於美濃庄附近地質肥沃適合稻作,農民殷勤耕耘,不斷研究改良經營方法,有人提倡中圳埤應築設永久堤防增加儲水量,擴張灌溉區域並把灌溉區田地變成二作田,但由於資金不足,當時日本政府並未採納意見。
1917年,舊阿猴廳長計畫實施改修及擴張工程,召集組合會並詢問民意,全場一致決議實行,資金請求勸業銀行協助,同年7月得到工事認可,10月動土至翌年3月竣工,總工程費計1萬6千4百3圓,蓄水面積達30餘甲,水深25尺以上,豐沛水源改變水文環境,使附近農田從一作田變為二作田,更增加50餘甲二期田灌溉水源。
1921年遭受水患,堤防損壞,為再度修築埤圳外堤防,從三埤圳組合借入9千1百圓完成修復工程,圳路完備便捷,農民欣喜,1924年水利組合設立,「埤圳組合」與「獅子頭水利組合」合併,中正湖產權因此落入高雄農田水利會,此即美濃鎮民一再強調中正湖產權遭人霸佔之原因。
而「中正湖」之名,乃於1956年先總統蔣中正到該處,以「中圳」諧音取其名而更名中正湖,並建中正亭,成為如今湖光山色、亭台樓閣、花木扶疏的國畫山水美景,高雄縣政府為推動美濃客家文化,希望舉辦世界客家文化節,縣長楊秋興強調中正湖將清除淤泥,並更名為「美濃湖」。
1989年814水災,中正湖幾乎因布袋蓮淤塞排水口等因素,而演出崩湖慘劇,國軍官兵連夜填築砂袋搶修湖岸,雖使鎮民倖免於難,當時鎮內卻水滿為患,許多鎮民飽受水患之苦。
中正湖管理問題引起全鎮民眾重視,幾經抗爭,水利會應允出售,鎮公所貸款4千3百多萬元購買中正湖產權,後因公所無法負擔該筆借款龐大利息,財政課長鍾森棟透過以前服務的稅捐處同事黃志權,請縣政府財政局專員丁簡章協助,設法以轉讓產權方式撥款解決債務,連同利息共撥款5千多萬元,此即外人不知道的中正湖產權轉移內情。
美濃中正湖,為高縣僅次於大貝湖(澄清湖)的湖泊,總容量約1百40萬立方公尺,早年因農田需水灌溉,而被開發為「灌溉用水庫」,近年來幾乎已完全喪失灌溉功能,在美濃水庫爭議聲中,許多人提出不同的水庫替代方案,而中正湖經整治後,蓄水量可超過一百四十萬噸,為現成的小型水庫,竟被荒廢、閒置、鬥爭而轉為「霉膿湖」,實在暴殄天物!
中正湖如由水資局開發,完善處理污水、淤塞等問題,即使不能供為「飲」水,但供應一般用水絕無問題,加上平原水庫和內門鄉爭取的數座小型水庫,美濃水庫豈無替代方案?
如不再著重於水庫功能,約27公頃的湖水面積就太過廣闊,形同浪費資源,可將淤積湖底的土方清除,就近回填湖邊造陸,以新生地配合較小的湖面開闢為親水公園,以現有資源儘速開發為觀光遊憩區。
台灣日報「台灣風情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