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image  
黃山高  
  [ 作品首頁 ] [ 旗山奇首頁 ]
 
 

    美濃「開基伯公」位於靈山山麓,廟身簡陋寒傖,卻是美濃鎮發祥地,更是美濃民眾精神、政治、和文化中心。

    美濃「開基伯公」祠設於1936年,幾可完全代表美濃年代和風土歷史,走過艱辛坎坷的歲月,儘管美濃已日漸繁華富庶,「開基伯公」依然樸實無華的原鄉情濃風貌,恰好象徵美濃客族艱苦奮鬥、不求奢華的族性,對美濃世世代代子孫,似乎更有源遠還要流長的一份長者的叮嚀、慰勉和砥礪作用。

美濃鎮民,大部分是來自廣東省蕉嶺和梅縣等客族後裔,祖先移民來台時,部分先民原定居於屏東縣里港鄉東側的「武洛庄」和高樹鄉一帶,與當地原住民相處無爭,但因康熙末年「鴨母皇帝」朱一貴事件,居住里港的客族先民,與當地閩南居民爭戰而分裂。

    在一次追尋失牛時,至美濃靈山下和福安一帶,喜見失牛悠然自得地在一片祥和靜謐、氤氳瀰濃的天地間覓食,先民視為佳境,而常至該處放牧。

    先民有意至該處開墾,但當時該處被滿清政府列為禁地,武洛庄右堆統領林豐山、林桂山兄弟,因曾於剿平吳福生之亂時立功,遂以「安置臨危之武洛庄民,供其墾殖,以酬軍功」為由,向清廷陳請准予開發,而於乾隆元年(1736年)獲准入殖。

是年秋天,林家兄弟正式率領武洛庄民百餘人,移往靈山開庄墾殖,因先民務農,每至一處必敬拜山神土地,祈求保佑風調雨順、五榖豐收,遂於靈山山麓水口處,興建土地伯公廟,並奉為「開基伯公」,立開基碑文:「……今我廣東粵民嘉應州籍遷台居武洛庄,右營統領林桂山林豐山兄弟,統率同胞萬餘人等,請命天朝褒忠之譽,賜食將斧劈避荒,剷除蔓莖,承先德澤,就殘山剩水為宗社,願山川幽魂勿作荒郊之鬼,生時各為其主,死當配祀社稷,同享春秋,乘佑我等及後裔,忠孝為天,智勇護土,永熾其昌,今晨吉期,開基福神新壇甫竣,我等同心誠意祭告山川,懇上蒼此土可大亦可久,將奕世而瀰濃。大清皇運乾隆元年仲秋吉旦,右堆統領林桂山林豐山兄弟等同立」。

歷經數代,「開基伯公」依然古老樸實風貌,鄉民指稱該處地理客語稱為「鰱鯉吐信」,意指穿山甲吐舌頭等著覓食螞蟻狀態,據稱該種特殊地理不得使用水泥、石灰等建材興建,否則會遭到破壞,因這些建築不但會導致穿山甲無法覓食,甚至會使牠不能棲身,鎮民因而不敢大興土木,使其保有樸實無華原貌。

「開基伯公」居陋室卻絲毫不影響被鎮民尊敬的地位,恰似代表美濃客族堅毅卓絕、吃苦耐勞,而不求奢華享受的族性一般,堪稱機緣巧合,適得其所。

                             2004.11.15台灣日報「地方采風」